本港人口老化問題越趨嚴重,長者及患有長期病患人士都可能需要用到上門護理/看護服務,由註冊護士、登記護士、保健員、起居照顧員、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等照顧人員上門提供服務。
現時醫療行業可謂鐵飯碗,在護理行業,有的人讀2年就可以成為護士,但又有的人要花最少5年才行;有些護士起薪只有$1萬多,也有些護士起薪超過$3萬,為甚麼修讀時間及人工都差一大截?到底同是護士,登記護士(Enrolled Nurse)與註冊護士(Registered Nurse)兩者有何分別呢?升職加薪的機會又有甚麼不同?想晉升又應該報讀哪些課程?
1. 想要成為註冊護士(Registered Nurse)或登記護士(Enrolled Nurse)該如何入手?
根據香港護士管理局規定,不論你有意成為註冊護士(RN)或登記護士(EN),你都需要完成護理課程,而想入讀登記護士課程,文憑試成績最低要求為五科達第2級(包括中、英、數);而想入讀註冊護士課程,文憑試中、英文需達第3級,數學、通識及一科甲類選修科達第2級。
現時註冊護士(RN)課程有醫院管理局提供的三年制高級文憑課程(例如明愛醫院護士學校、伊莉莎白醫院護士學校或屯門醫院護士學校),亦有不同大專院校提供的學士和碩士課程,修畢並且完成護士管理局規定的實習時數,便可申請註冊成為正式註冊護士(RN)。
而登記護士(EN)課程有醫院管理局提供的兩年制訓練課程(例如葛亮洪醫院護士學校),亦有不同私家醫院(例如仁安醫院、聖德肋撒醫院或養和醫院等)開辦登記護士(EN)課程,修畢並且完成護士管理局規定的實習時數,便可申請註冊成為正式登記護士(EN)。如果你本身是登記護士(EN),想晉升至註冊護士(RN),就需修讀一些院校提供的專科課程或報讀註冊護士(RN)轉換課程(Convention course)。
2. 註冊護士(RN)和登記護士(EN)收入有一定差距,工作性質又有何不同?
登記護士(EN)起薪較低,月薪約$1.5萬至$2.2萬,而註冊護士(RN)起薪較高,月薪約$2.5萬至$3.3萬,不過,註冊護士要學習的知識較多,修讀時間也較長。如果在醫院內工作,其實兩者的工作內容非常相似,分別在於一般註冊護士(RN)可以獨立工作,單獨處理各醫護程序;而登記護士(EN)則必須在註冊護士的監督下才能執行工作,如處理危險藥物、血液檢驗、靜脈輸入等。不過,千萬不要把登記護士(EN)當成註冊護士(RN)的下屬,兩者只是工作上的伙伴,有些登記護士(EN)的工作經驗比註冊護士(RN)更多,資歷較深。
另外,部分登記護士(EN)或註冊護士(RN)也會選擇在院舍工作,為長者或殘障人士服務,薪金有機會比在醫院管理局工作高。
3. 兩者的晉升階梯又有何分別呢?
由於登記護士(EN)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晉升階梯,可能工作數十年,也不能升至護士長等更高的職位,而註冊護士(RN)的待遇及晉升空間都會比登記護士(EN)佳,以下是常見的晉升階梯,確實的晉升路徑就要視乎各醫院或院舍的安排:
註冊護士 Registered Nurse (RN) →
資深護師 Advanced Practice Nurse (APN)/護士長 Nursing Officer (NO)/專科護士 Nurse Specialist (NS) →
病房經理 Ward Manager (WM) →
部門運作經理 Department Operations Manager (DOM)/顧問護士 Nurse Consultant (NC)
其後,註冊護士(RN)可以在醫院管理局出任護理經理、總經理等行政職位,負責行政及資源管理。
註冊護士(RN)亦可於不同的院舍或機構擔任不同的主管職位,負責該院舍或機構的行政及資源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