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豹》男主角查特域克保斯曼病逝(Chadwick Boseman)8月28日不敵癌魔逝世, 終年43歲。家人發表聲明,指查特域克保斯曼4年前確診結腸癌,形容他是真正的鬥士,一直堅持不懈,帶來很多人喜愛的電影。
查特域克保斯曼年紀輕輕就因大腸癌離世,其實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。於2015年,共錄得5,036宗新登記個案,當中超過九成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。男性腸癌個案較女性為多,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.3比1。
本港致命癌症中,大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也在所有癌症中排行第二位。
大腸癌的預防方法很簡單:良好的飲食習慣,適量的運動和適當的篩選檢查可大大減低患癌機會。
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
分為結腸與直腸。我們的身體是由很多不同的細胞所組成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身體會自我控制細胞的生長和分裂,以確保各器官能正常運作。有時大腸內壁細胞會有不正常生長,出現息肉、潰瘍或其他形態腫塊,但這些大部份為良性的
唯亦有小部份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,變成大腸癌,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
若不及早治療,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周圍的器官,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。
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未明,但據統計,以下類別的人仕較易患上大腸癌
大腸癌的常見徵狀包括:
預防大腸癌的方法包括:
5類食物易增風險
飲食習慣方面,「Nutri Life」註冊營養師楊盈希(Hayley)早前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,經常進食以下食物,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
1. 臘腸
2. 午餐肉
3. 紅肉(包括:牛肉/豬肉/羊肉)
4. 酒精
5. 含糖飲料
輔助治療
輔助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率。輔助治療包括放射治療和化學療法,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量射線破壞癌細胞,主要用於直腸癌病人。而化學療法則是利用抗癌藥物去殺死癌細胞。 這些治療一般是在手術後才進行的。部份直腸癌病人則須要手術前進行,目的是令手術切除更容易進行。
什麼病人需要輔助治療?
癌腫瘤本身可引發腸阻塞、腸壁穿破等情況,部份大腸癌患者會有營養不良、貧血的現象,而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者,需特別注意。
檢查
病人如需要接受內視鏡治療,如息肉切除、內鏡止血、擴張及支架放置等,會提高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腸梗塞、出血的機會。
手術
接受外科手術切除大腸腫瘤的病人,手術後若傷口癒合不良,有可能造成腹膜炎及敗血症;手術後也可能因腸道受細菌感染而導致炎症,也有可能出現排尿功能障礙。近年大腸癌切除手術多採用微創手術或在腹腔鏡下進行,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機會。
輔助治療
放射治療與化療的副作用包括:疲倦、容易受到感染或出血、食慾不振、噁心和嘔吐、脫髮、便祕或腹瀉;若病人出現以上副作用的情況,醫生會按病人的身體狀況處方,讓病人服藥後可減輕副作用的情況。
病人接受手術前後和康復期間,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,多一分認識和了解,有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。
定期覆診
每一位病人的病情不同,接受的治療、臨床表現亦有所不同,醫生會與病人商討,按病人情況與個別需要,制定康復期間的跟進治療與覆診安排。
定期覆診及檢驗能夠偵測和及時發現復發或異時性腫瘤,予以及時診治,並治理其他因治療而引起的併發症,加速康復,提高生存率。
造口
對於癌腫瘤位於直腸末端的病人,可能需要有暫時及永久性的造口。
造口專科護士會根據病人的需要,與病人一起選擇適合的造口用品,協助病人學習正確使用和護理方法。
飲食:
應避免進食難以消化的高脂肪食物及對腸道刺激的食物,例如: 咖喱或辛辣食物。